2.1K
原本想簡單騎車新屋綠色隧道沿著海濱運動一下就好了,但是看到人很多這條路線也騎過蠻多次了,臨時起意想說附近有沒有其他道路先騎單車探訪一圈看看最後再接河濱自行車道回來,簡單看了一下覺得桃104斜切到114縣道路程也不長不短,於是就很隨性在沒準備下展開今天的亂騎之旅。
今天的起點就是在桃104鄉道的頭蚵間國小,台15兩側很大條也沒有劃線臨時停車不成問題。
桃104縣道算是海濱切往新屋市區的主要道路,路段筆直車流算多,沿路交叉口幾乎沒紅綠燈也沒有比較大的路口,在此蠻適合公路車小段衝刺揮汗。
大約3KM的路程會來到大坡地區,此地區於日治時期就已經有聚落在此,大坡地名參考桃園縣新屋鄉大坡社區發展協會網站「此地是由客家人先行來此開墾定居,在石門大圳尚未興建之前,農人為了耕種灌溉農田,以人工開鑿的方式,在自家田園裡,開設許多大大小小的埤塘,客家發音」【大埤與大坡】相同,自桃園石門大圳工程統一管理貯水池之後,設立在大坡村境內之大埤塘,即擁有四座,分別為蚵榖港圳二號、三號、七號、九號及光復圳2-8號、分部頗為密集,因以【大埤塘】聞名,故取名為【大坡】。
原來是與很多水塘有關,原本還以為這邊算是附近高程相對高點,也趁此機會了解到這個社區地名命名典故。
在此補給了水也上了廁所,就接著續騎了,接下來就要等114縣道上才會有可以補給休息的點了。
因為車流覺得有點多,所以看到一條鄉間小道就來探險看看會走到哪裡。
走到底看到一條灌溉溝渠,原本想沿著這條路往前,但是聽到有兇猛的狗狗在前方等我們,怕被狗咬的熊仔立馬調頭往回跑。然而這條小路若是能繼續前行會通到桃91鄉道保安路及永安工業區內,或許今天寫的路線又會不一樣。
調頭後原本T字路口往原路右走,馬上看到一棟新穎的建築,看了一下原來是保警據點及反恐中心,在這麼奇怪的位置,難怪沿路上我想說奇怪沒什麼住家為什麼還蠻多人在這跑步的原來是這樣。兩旁茂密的樹配上當天的天氣晴朗,景色怡人。
接著警訓路到底又會接回桃104縣道。
繞出來回歸到桃104後約2KM,出現了荷花池,新屋觀音一帶本來就是蓮花荷花的大本營,也有許多休閒的觀光農園,約6-8月左右就是盛開的時期,這時再特別開車來賞賞花也是不錯的。
其實很多人蓮花、荷花、睡蓮這類的花都傻傻分不清楚,就像花枝、魷魚、中卷、軟絲一樣,其實我也是一樣,看了一下相關資料後發現其他他們跟本是同一家人阿,都算是同科,屬種不一樣,可參考蓮花、荷花、睡蓮怎麼分辨這篇文。
補捉到兩朵小花,等盛開時應該很美的。
後端一直到114縣道沿路也都是平緩的道路,中間有一小段有砂石場空氣比較不好些,也因為這樣地面也有些許掉落的碎石行車要小心點。
原本應該要繼續直行桃93如同建議路線的規劃繞一個大圈走河濱車道回來,但被路口的自行車博物館吸引過去了,也考慮時間也晚就走近一點的114縣道回去吧!
當天風很大,熊仔的帽子一直想要離家出走,前方這家在114縣道的友福花園莊園看起來也不錯吃,可參考【桃園新屋】友福花園農莊餐廳│不鹹重美味客家料理 如雞肉嫩實的新屋鵝肉,如果來到這不想吃海產想來點客家料理時,有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附近也有蠻多有特色的休閒農園和景點,待下回開車時再一一探訪。
114縣道約5KM的車程就可以接回永安漁港的路口了,但沿途還是沒看到我們想去的自行車博物館,研究了一下原來是在永安工業區內,而且要繞一小段路不太順這次也就做罷。
我們又隨性的不想走台15想說找條小路看能不能接到海邊,於是從士林紙業旁的小巷試試能不能通到海邊,沒想到遠處發現了一棟蠻漂亮的三合院建築。
回來後也研究了一下,這一塊地區應屬原笨港村的的範圍,笨港通常指U型河口灣。
晴朗的氣候配上鮮明的紅磚合院,簡單拍攝就很有氣勢,網路上其實沒什麼這座合院的介紹,查了一下江夏堂的含義,參考「為什麼說「江夏堂」是全球黃氏的總堂號?」這篇文章,原來還有此文化脈絡可循,從此可推測笨港地區黃家應該是此地區的大戶人家。
另找到這篇看似是黃家子孫所記載的笨港黃家故事「笨港黃家的清明節祭祖」,裡頭照片看得出黃氏家族的繁盛。
通過61快速道路抵達另一側,眼前出現了一片盛開的波斯菊花田,橘色的波斯菊開得茂密,遠處還有卡丁車急駛呼嘯的聲音,原來一旁不遠處是永安卡丁車賽車場,感覺也是個有趣的景點,還沒有玩過卡丁車有機會時可以安排賽個幾圈玩玩。
從61平面道路3號咖啡小巷可通往濱海自行車道
此時也已經黃昏了,在此可以在觀景平台好好欣賞夕陽西下的風景。
最後一段再經綠色隧道後就可以通往蚵間地區,最近經由鄉間小路回到台15大白的所在處,為今天的旅程劃下句點。
在沒有做任何準備之下騎了桃104鄉道,這條鄉道除了平緩外並無什麼讓人值得一看的景點,但道路真的相當筆直且路口視野良好,所以可以在這段盡情騎乘公路車享受速度感。本次最喜歡的點在於笨港漂亮的合院建築、靠海邊的大片的波斯菊田、濱海車道的夕陽。
如果覺得綠色隧道和濱海自行車道騎膩了,有騎乘公路經驗的朋友可以嘗試看看不同的路線,在每條鄉間小路探險,總是會發現些令人驚喜的小景點以及旅程的回憶。
這次也嘗試了用新的旅程記錄APP Relive,感覺新鮮有趣,日後也會多加入這套軟體結合介紹單車日記給大家。
4 comments
[…] 單車旅行 […]
[…] 單車旅行 […]
[…] 休閒旅行 […]
[…] 休閒旅行 […]